每一個小區都要在模塊大門口放置好多個垃圾箱或垃圾桶,便于市民推廣各種各樣生活垃圾處理,但在間距住宅小區不遠的地方一般都會建設一個中小型垃圾中轉站,將附近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處理開展縮小解決,能夠及時將住宅區的垃圾運出,降低環境衛生的垃圾清運費用,從而便捷小區居民的生活狀態,可是傳統垃圾中轉站也會產生的臭味,還會在*層面上危害小區居民的生活狀態,因而垃圾中轉站的地址選擇就需要注意。
中小型垃圾中轉站用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前后,與周圍建筑物間距不低于8米。
住宅小區規模較大,人口數量較聚集得話,在小區里必須建一個垃圾中轉站,與周圍建筑物間距不低于5m;自然,設在小區的垃圾中轉站是屬于小型垃圾中轉站,通常是解決小區里的生活垃圾處理,使用的是封閉式的垃圾壓縮機,對廢棄物開展縮小儲存,然后再進行轉站;垃圾中轉站沒有噪音,垃圾運輸的時候是封閉式裝貨運輸,路面看不見廢棄物,比傳統垃圾房要環保衛生;選用埋地式垃圾壓縮機,全部機器設備處在路面1.5米之下,平常在搜集廢棄物、壓縮垃圾時,處在全封閉式情況,降低蚊蟲、蚊蟲滋長、降低異味外流。
截至到現在為止,針對垃圾中轉站與住宅的間距并沒有強制性規定,以環境衛生、便民利民為原則;垃圾中轉站與建筑物間距依據廢棄物轉站量不一樣要求為8-30米;但是根據《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垃圾中轉站一般在居住小區或大城市的工業、市政工程商業用地中設定垃圾中轉站設置數量及經營規模在于搜集車的類型、搜集范圍和垃圾轉運量,并必須符合以下規定:中小型中轉站每0.7~1m2設定一座,用地面積不低于100m2,與周圍建筑物間距不低于5m。
垃圾中轉站間距住宅樓之間的距離法律上都是沒有標準化的,但在客觀的道德上物業部門需在對應的間距(廢棄物臭味不有利于嗅到)處開設垃圾池,且有保潔人員保持和清理垃圾工作中;垃圾中轉站的臨小區里主干路和綠化,有利于垃圾的清運垃圾,減少對居民影響的。